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第215章 财帛动人心,却也要人命啊~

第215章 财帛动人心,却也要人命啊~

第215章 财帛动人心,却也要人命啊~ (第1/2页)

随着今年的秋收告一段落,晚秋的气息,也悄无声息的降临在了长安。
  
  今年关中粮食大面积歉收的事,也已在各地商贾的添油加醋之下,在关中百姓的心中,蒙上了一层不浅的阴影。
  
  但稍有些出乎长安朝堂意料的是:对于今明两年,可能出现在关中的粮食紧缺、粮价暴涨,有接近一半的关中家庭,都并没有表现的过于担忧。
  
  ——这些家庭,是在年初的吴楚七国之乱中,派出家中子侄,以军卒、民夫的身份,参与平定叛乱的军属。
  
  年初的吴楚之乱,确实曾轰动关中一时;
  
  但满打满算,这场长安中央-吴楚叛军双方拉开阵仗,合计投入兵力高达六十万、作战单位合计超百万的叛乱,满打满算,也就持续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在这场叛乱中,长安中央遭受的伤亡,也主要集中在驻守睢阳的梁国军队。
  
  从关中派去平定叛乱的关中部队,则基本没有遭遇什么打击。
  
  到秋收前后,关东的叛乱彻底尘埃落定,数十万关中军队,以及数以倍计的民夫,也基本都带着各自的战利品、武勋,回到了关中。
  
  随后,长安朝堂的赏赐、抚恤,也都迅速发放到了出征将士的手中。
  
  ——从关东,尤其是从吴地,几乎每一个出征平叛的关中将士,都得到了相当不菲的‘战利品’;
  
  而在遣散回家之后,绝大多数参战的军卒、民夫,也都获得了自己应得的赏赐。
  
  就这样,一场吴楚七国之乱,竟阴差阳错的,在关中缔造出了上万户‘中产之家’,并让十数万户生活窘迫、濒临破产的半佃农,重新回到了自耕农阶级的怀抱。
  
  这些发了‘战争财’的关中儿郎们,连为家中置办田产都不含糊,自也就不会担心今、明二年,可能发生在关中的粮食紧缺、粮价暴涨了。
  
  ——就是一个字:不差钱!
  
  带着这样的自信,这些已经凭借武勋,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大丈夫,便拖家带口的走进了长安城。
  
  过去只敢看一看,连摸都不敢摸的精细布料,如今却被这些丈夫,以‘匹’为单位买回家;
  
  曾经只敢远远闻一闻,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的肉铺,生意也是异常火爆。
  
  就连过去,只能被卖入高门之内的零嘴、吃食,都成为了长安街头的畅销品。
  
  反倒是往年,客流量最高的粮米铺,却在今年秋后,成为了整个长安城的弃儿。
  
  如此繁华的长安城,似也是将今年,关中大面积粮食歉收的阴影,从关中百姓的心中暂时驱散。
  
  也就是在这短暂的繁华之中,长乐、未央两宫,接连发出了两道关乎宗庙、社稷的诏令。
  
  ——天子启新元三年,秋九月初一,长乐宫低调颁诏:废皇后薄氏。
  
  这道诏令,显然没有出乎朝野内外的预料。
  
  在听说这件事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只是唉声叹气着,向薄皇后、已故薄太皇太后表达了同情。
  
  待薄皇后在‘儿子’刘彭祖,以及庶子刘胜二人的协助下,从未央宫内的椒房殿,搬到了未央宫外的北宫,这件事,便迅速被长安淡忘。
  
  对于长乐宫发出的这道‘废后诏’,长安的舆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
  
  而在未央宫发出一道早有预兆的‘任命诏’之后,长安街头的舆论,却是被彻底点燃。
  
  ——拜太尉周亚夫,为丞相!
  
  一时间,长安街头人影攒动,交谈声此起彼伏;
  
  几乎每一个人口中,都挂上了一句:周亚夫,是凭借平定吴楚之乱的功劳,才得以成为丞相!
  
  紧随其后的,自然是华夏民族数千年历史中,从不曾消失过的一个名场面:隔壁家的周亚夫。
  
  “等攒下点钱,就买点肉膘回来,给大郎补补身子吧?”
  
  “免得将来上了战场,剑都挥不动······”
  
  ——农户们,决定从身体素质入手;
  
  ···
  
  “明年,老二就别下地了;”
  
  “俺已经联系了旧时的军中同袍,等开春,老二就去登门学艺,磨练本领。”
  
  “将来上了战场,也不至于因为学艺不精,而错过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小有家底的中产之家,决定从战斗技巧入手;
  
  ···
  
  “整日里就知道斗鸡走狗,端的是混账东西!”
  
  “明天开始,谁都不许出门,都在家中读兵书、练武艺!”
  
  “若再敢不听,打断你们的狗腿!!!”
  
  ——高门显贵,显然也不想在这场竞赛中,落于下风。
  
  ···
  
  对于周亚夫官拜丞相一事,几乎整个长安的反应,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武勋高’。
  
  若非如此,周亚夫仅凭武勋就位极人臣、礼绝百僚,又该怎么解释?
  
  于是,秋收后的长安,乃至整个关中,便都陷入了一阵莫名的忙碌之中。
  
  ——朝堂内外,忙着准备年末大计、岁首朝议;
  
  ——公侯贵戚,则满带着对周亚夫的嫉恨,督促起了家中子侄磨练武艺。
  
  就连寻常百姓、农户,都按各自的实际情况,无所不用其极的,为自家儿孙,谋划起了将来的道路。
  
  也就是在这忙忙碌碌之中,一道本该吸引整个关中注意力的政令,却被绝大多数人忽视······
  
  ·
  
  “田公!”
  
  长陵邑,田府。
  
  无盐忌标志性的沙哑嗓音,惹得田蚡赶忙从座位上起身,旋即满脸严肃的昂起头。
  
  待无盐忌呼哧带喘的走入屋内,将一卷明显刚写好的竹简递上前,田蚡只伸手一把接过。
  
  稍一打量竹简上的内容,田蚡遍布严峻的面容之上,却悄然涌上一抹疑虑。
  
  “开太仓,售平价粮?”
  
  “——现在就开始?”
  
  满是疑惑地一声惊呼,却只惹得无盐忌呼哧带喘的点下头,又赶忙抓过手边的茶碗,咕噜噜猛灌一通。
  
  田蚡却是再次低下头,面色阴沉的将那卷竹简仔细看过一遍,才疑虑重重的坐回座位,陷入了漫长的狐疑之中。
  
  “这竖子,究竟是想做什么?”
  
  “就算是开仓放粮,也该是在明年开春,粮价上涨的时候才对;”
  
  “现在就开仓······”
  
  越说,田蚡面上神情便越凝重,看向手中竹简的目光,也是愈发严峻了起来。
  
  “一石百钱······”
  
  “价格倒是合适;”
  
  “就是这开仓的时间,也太早了些······”
  
  满是狐疑的自言自语着,终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田蚡终也只得面带疑虑的抬起头。
  
  “那几家,是什么反应?”
  
  田蚡说话的功夫,无盐忌也总算是捋顺了呼吸,随即又长呼出一口气;
  
  听闻田蚡此问,那才刚平静下来的面容,却又陡然涌上一抹激动!
  
  “诸田支脉,似乎还有些疑虑;”
  
  “但韦家粟氏、安陵杜氏,都已经给我递了拜帖!
  
  “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是想借钱,把太仓这批粮食吃下······”
  
  难以激动之情的说着,无盐忌望向田蚡的目光,也不由稍带上了些许试探。
  
  话虽然没说出口,但也明显是想要问田蚡:这钱,我该不该借出去?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这钱借出去,能不能收回来?
  
  对于无盐忌溢于言表的迫切,田蚡却并没有急于作答。
  
  而是再次低下头,反复查看着那卷竹简,嘴上却顾左右而言他般问道:“无盐公,知不知道如今的太仓,有多少粮食?”
  
  “知不知道长安朝堂,即将从蜀郡、汉中,运多少漕粮如关中?”
  
  “又可知今年,关中的粮食缺口有多少、要花多少钱,才能买下足以填补这缺口的粮食?”
  
  接连三问,只惹得无盐忌微微一愣,面上迫切之色,也稍有些了减退的趋势。
  
  便见田蚡最后一次查阅过手中竹简,确定没有遗漏之处,才将竹简平摊在面前的案几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