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天赐万象玉作杯之兵哥哥 > 第217章:皇陵

第217章:皇陵

第217章:皇陵 (第2/2页)

“走啊,班长。”谷茂林在招呼。
  
  “嗯,让我看看。”这里的地形地貌,基本上是一个西高东低的地形,北面和南面都是山。而龙泉庄就依在北面的山脚而建。也可以说,这北面的山有多长,龙泉庄也就有多长。
  
  “宋睿民,谷茂林,你们注意到了没有?这龙泉庄像一把宝剑啊!”
  
  “班长,你也这样认为啊?”谷茂林接上话,他正使劲把那个弹药箱扛起来。
  
  “怎么?这里也有这样的传说吗?”
  
  “没有,只是龙泉庄的老乡,都认为这村庄叫这名,与前朝的一个皇帝有关。”宋睿民补充道。
  
  “噢,有故事吗?”
  
  “具体什么故事也没有打听,晚上可以找我们房东聊聊。”谷茂林走在前面,不便回头,但还是努力地把话说完整。
  
  王珂停下脚步,他有些不满意。对三名战友说:“侦察班与其他班不一样,我们就是要比别人多长一个心眼,遇到这样的事,要多问一句,也许未来在战场上,这就是一个情报。”
  
  “好,班长,以后我们注意,遇到古怪的事,我们一定搞清楚,不让班长把我们问倒。”
  
  宋睿民立刻与谷茂林搞了统一战线,他俩都没有想到,一语成谶,后来在战场上,正是多问一句,才抓住了战机,并死里逃生,这是后话了。
  
  “不过,我是没有想到,这里还有一个龙泉庄。”王珂自言自语。
  
  “班长,别的地方也有叫龙泉庄的吗?”地瓜梁小龙一路走来,都背着王珂的背包,整个人像背着一个十字架。
  
  “嗯,龙泉本身是一把宝剑,相传龙泉剑,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又名龙渊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两千六百多年,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当时为铸此剑,凿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七个池中,剑成之后,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缥缈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故称龙渊剑。”
  
  王珂自从跟着干爹温教授,读了不少的书,也听干爹温教授说了不少的故事。现在说起这些典故,也是头头是道。
  
  “班长,龙泉还真的是把宝剑啊!看来龙泉庄当时选在这里建村,肯定也与龙泉宝剑相关。”
  
  “应该是的,知道欧冶子是谁吗?他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是他发现了铜与铁的不同之处,龙渊剑也是中国第一把铁剑,开创了冷兵器之先河。史称他又为越王铸了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唐朝时因避讳高祖李渊的名字,后人把渊字改成泉字。”
  
  “班长,跟着你长见识哦。这段历史,应该写进龙泉庄的村史中去。我估计啊,包括他们村长,都不一定知道这个故事。”谷茂林将炮弹箱换了一个肩膀,开始过一座小桥。
  
  过了这个桥,就要进村了,当年覃副军长让人来接王珂的时候,也在这个桥头。
  
  桥不大,旁边是一连三棵,高达三十多米的毛白杨树。小桥流水,在这里打了一个漩。溯河而上,依稀可以见到上面几处波光粼粼。
  
  “哦,我知道了。”王珂忽然对三名战友问道:“上面是不是有一片池塘相连?”
  
  宋睿民以为班长诗兴大发,又要吟诗了,笑道:“班长,上面有没有池塘,与龙泉庄有关系吗?你要想吟诗,等放下行李我陪你去,那边是不是池塘我不知道,但有几个水洼子倒是真的。”
  
  王珂看看宋睿民,他没有搭理他,依旧是站在桥上说:“这上面大大小小,过去一定是七个池塘,由山涧中泉水相连,恰如北斗七星,这个阵势,正是欧冶子铸造北斗七渊剑的所在,北斗七渊剑就是龙泉剑的另一个名字。”
  
  “说得好,说得好!”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四名战友齐刷刷地回过头。
  
  宋睿民惊喜地叫道:“耿大叔,你好。”
  
  说完他立刻对王珂说:“班长,耿大叔是我们的房东,是一个老八路哟,他现在是皇陵的守陵人。”
  
  “这位小朋友是……”这位也叫耿大叔的黑壮汉子,也在问宋睿民。
  
  “耿叔,你好,我叫王珂,是侦察班的班长。”
  
  “哦,你好你好。早就听孩子们说了,刚到?”耿大叔一点也没有当地人的口音,他上前来与王珂握手。那手,粗糙无比,和锉刀一样。
  
  王珂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位也叫耿大叔的人,不仅黑,而且黑里透着红。中等个,现在扛着一把十分宽大的锄头。
  
  “耿大叔,你这是下地刚回来?”
  
  “是啊,是啊,我看你们走走停停,走到跟前,才知道你们在说这龙泉庄的来历,说得一点也不错,当年给这村庄起名的那个人,现在就睡在那边。”说着耿大叔用手向西边落日的地方一指。
  
  “皇帝?”王珂脱口而出,迎着落日,西边一片金碧辉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