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六百二十八章 殿内遗宝

第六百二十八章 殿内遗宝

第六百二十八章 殿内遗宝 (第2/2页)

移动的半个通文馆——翰林院学士杨清源上线解说。
  
  随即杨清源拔起了另一边的一柄青铜古剑,刚刚施展万剑归宗的时候,杨清源就能感受到这两剑的与众不同。
  
  能在公子羽天绝地灭大乾坤手下丝毫未损,那这一柄剑的身份也显而易见了。
  
  杨清源将青铜古剑拔起之后,仔细端详了一般,剑意微微一发,其剑一声轻鸣,剑身之上的锈迹竟然缓缓脱落,露出了其上的古篆。
  
  在场三人都是剑术高手,都能感受到这青铜古剑的欢欣鼓舞。
  
  剑君在世,万剑朝宗。
  
  只要剑没有施展剑我术,变成剑主、拥有剑奴,就都会受杨清源万剑朝宗的剑意影响。
  
  “长三尺六寸,铭有古篆“定秦”二字,这定然就是秦皇晚年的佩剑——定秦,无疑。”
  
  虽然定秦曾是帝剑,但是也无法逃脱万剑朝宗的影响。
  
  唯一能不受杨清源剑意影响的,唯有轩辕神锋,那是一柄唯有圣贤、圣君或者身负天命之人才能掌握的神兵。
  
  杨清源将定秦拔起之后,交到了柳望舒的手中。
  
  “你和李道长,既然是一世皇帝的嫡血后裔,这秦皇秘藏自然也该归你们所有。”
  
  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是太祖高皇帝是从异族手中夺得天下,恢复神器,继承的是前秦法统。
  
  而前秦之暴虐在于二世皇帝胡亥,对于一世皇帝,世人也唯有崇敬之心,对于公子扶苏之忠孝仁慈,更多的是怜悯和惋惜。
  
  故而,若是这秦皇秘藏归柳望舒和李莫愁二人所有,就连周帝也不好强夺。
  
  当然,如果真的有长生不死药,自然是另当别论的。
  
  但从法理上讲,这秦皇秘藏就该由柳望舒和李莫愁来继承。
  
  这么一算,柳望舒和李莫愁就是嫡亲的姨表关系。
  
  李莫愁算起来应该是柳望舒的姨母,这……实在没想到。
  
  杨清源从面相上是一点没看出来,李莫愁虽然一身道袍打扮,但是无论容貌身材都属风姿妖艳,而柳望舒则是标准的清冷挂美人,迥异的风格,看不到丝毫相像的地方。
  
  柳望舒接过杨清源递来的剑,掂了掂。
  
  定秦剑为秦皇晚年所铸,古拙厚重,与柳望舒的剑法风格不符,不过她明眸之中闪过一丝狡黠,立时就想到一个好主意。
  
  “杨兄,不如这定秦剑就赠与你了!”
  
  这太阿和定秦本身就是一对剑,本来就是情侣款。
  
  而“定秦”又与“定情”谐音,送给杨清源定秦(情)可再合适不过了。
  
  庄晓梦和杨清源都没有察觉到柳望舒这小心思。
  
  杨清源原本是想推辞的,但说来这还是柳望舒第一次正式地送给自己礼物,一念及此,杨清源也不好推脱了。
  
  收下定秦之后,杨清源言道,“我们去章台宫中看看吧!”
  
  章台宫中,还有那件了不得的宝物存在。
  
  三人步入章台宫中,来到了王座之前。
  
  传国玉玺正被机关半锁在一个匣子里。
  
  有了之前的经验,柳望舒也知道,这里的机关大致是用什么开启了的。
  
  太阿剑气在指尖掠过,一滴血珠落在了机关的黑龙口中。
  
  血珠入口
  
  ,黑龙的双眸一红,片刻之后一阵轻微的机关响动之声,原本锁着传国玉玺的机关毫无意外地打开了。
  
  这里的机关,果然是为了秦皇嫡血后裔设置的。一世皇帝心中唯一的帝位人选,就是公子扶苏。
  
  秦一世皇帝,以霸道一统天下,固然威加海内。
  
  然同样也留下了隐患,数百年的诸侯割据,让众人对于大一统王朝没了特别的感念,反而是怀念故国。
  
  霸道平天下,王道治江山。
  
  扶苏奉道法儒三家,采众家之长,正是一世皇帝心中治理江山的不二人选。
  
  一世皇帝的万世基业,原本是落在扶苏身上的。
  
  平天下易,守天下难。
  
  以扶苏的怀柔之道,安天下民心,前秦当不至于二世而亡。
  
  可惜了前秦一世皇帝,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在识人用人之上,却算不得高明。
  
  赵高、李斯为心中权欲,矫诏杀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
  
  虽然两人扶了一个昏庸无能的胡亥上位。
  
  单以治政能力而言,二世皇帝绝对是妥妥的地板砖,三年时间败光了一世皇帝的万载之基。
  
  这般败家子,可真找不出来。
  
  不管是前隋炀帝,还是蓝星上的堡宗又或是北境的别国苏顺宗,跟二世皇帝比败家能力,那都是弟弟。
  
  “望舒,这东西还得你取出来!”
  
  柳望舒也没有推辞,如玉素手将匣子中之物取出,将其置于掌上。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篆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右下角处破碎,以黄金补全。
  
  这是前汉末年,王巨君之乱时留下的。
  
  前汉末年,外戚王巨君篡权,时孺子帝婴尚且年幼,传国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巨君遂遣其堂弟前来长乐宫索要,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巨君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这才有了如今这金镶玉的模样。
  
  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实在是国之重器也。
  
  天子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遂继大统。”,帝王失之则被认为是“德行不足,气数已尽”。
  
  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人讥笑为“白版皇帝”,难为正统,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不过具体也分人!
  
  国朝太祖高皇帝,起于微末之间,驱逐鞑虏,恢复神州国运,得国之正犹在汉高帝之上,即便登基之时没有此物,也被认为是天命所归。
  
  不过,传国玉玺的意义仍在那里!如果太子现在能拿出穿过玉玺他就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杨兄,此物该怎么办!?”
  
  传国玉玺,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普通人拿了说不得就是一个非法持有国宝的罪过。
  
  且要是被人知道,此物在柳望舒处,必然会掀起腥风血雨。
  
  传国玉玺只能放在天子的桉上,才能熄灭一众野心家的欲望。
  
  只要此物还在民间,天下就不可能太平。
  
  随后三人将目光放在了章台宫中的那个丹炉之中。
  
  传闻秦皇求仙问道,于佛道二门求长生未果,便转向了为炼制长生不老药,召集天下巫蛊方式,想要炼制长生之法。
  
  然事后发现,自己为方士所欺,焚书坑巫。
  
  不仅仅将召集招摇撞骗的方士尽数坑杀,还焚烧了有关巫蛊之术的书籍,这才使得巫蛊之术,此域近乎绝传,最后秦皇制造蜃楼大舫入海,寻找仙岛,在后面便没了记载了。
  
  不过杨清源有九成八的把握,这长生不老药是没有炼成的。
  
  否则秦皇怎么会死?!
  
  就在三人要动手查看之际,这丹炉竟然自己打开了。
  
  吓了杨清源一跳,毕竟在鬼气森森的地方,杨清源是有deb
  
  uff的。
  
  如果公子羽知道杨清源可能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杨清源看了看丹炉的下方,有机关构造,大致明白了缘由。
  
  这丹炉应当是与传国玉玺的机关相连的。
  
  若是有人以秦皇嫡血取走了传国玉玺,这丹炉的机关便会启动,丹炉打开。
  
  同样,若是闯入之人并非秦皇嫡血,想以暴力夺取传国玉玺,那么机关便会将传国玉玺毁去,同时这丹炉之中的丹药也会被毁去。
  
  杨清源原本不抱什么希望,但是这丹炉之中,竟然真的有三瓶丹药藏于其中。
  
  这就让人得思量一番了。
  
  这大殿之中藏得最好的便是传国玉玺和这丹药。
  
  而定秦和太阿两剑,死在藏于城中兵俑之中,从其机关和保护程度来看,这丹药的程度即便不如传国玉玺,也差之不远。
  
  那么能和传国玉玺相差无几的丹药能是什么呢?!
  
  第六百二十八章殿内遗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