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 第三百五十七章 微小的破绽!

第三百五十七章 微小的破绽!

第三百五十七章 微小的破绽! (第2/2页)

按照之前幕后之人的手法和心性,断然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破绽的!
  
  “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收获!”
  
  狄知远从一个证物袋中,取出了一张欠条。
  
  “我和惠父先生从赌坊老板那里,找到了李守签下的借条!”
  
  这张欠条之上,有着李守的签字,并捺下了指印,以做承诺。
  
  杨清源结果欠条,仔细看了一眼,这指印确实是李守按下的。但是这名字就不一定是他本人签的了。
  
  “果然如此!”
  
  仔细观察欠条上的指印,杨清源便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什么果然如此?!大人发现什么了吗?!”
  
  狄知远和宋惠父有些不明所以,这张欠条宋惠父和狄知远也曾仔细地观察过,但是却没能从中找到什么问题。
  
  杨清源没有急于回答狄知远的问题,而是走到一旁将之前李守按下指印的三张文书取出。
  
  “你们看!这三个指印都是拇指所按,有什么特点!?”
  
  狄知远两人将四张纸笺对比了一番,却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确实是同一人的指印啊!”宋惠父精于痕迹检验,可以确认这四个指印是同一个人的。
  
  “问题不在于指印本身!”杨清源说着从一旁拿过一盒印泥,一张纸笺。
  
  “二位,如果你们要捺拇指印,会如何行事!?”
  
  狄知远虽然不明白杨清源的意思,但是撸起了右手的袖子,伸出了拇指,在蘸取了印泥之后,按在了纸上!
  
  “这有问题吗?!”
  
  如此做完之后,狄知远开口问道。
  
  杨清源拿起纸笺,解释道,“如果是常人,在用拇指捺指印的时候,肯定会下意伸出右手!刚才狄兄很自然地就在纸笺之上用右手的拇指捺下了指印!”
  
  狄知远似乎懂了杨清源话中的意思。
  
  “但是四张文书之中,却有一个与常人的迥异之处!”
  
  “第一张是李守院试时所按捺,第二张是李守的口供!第三张是李守行刑之前,验明正身的!第四张是李守签下的欠条!”
  
  杨清源将左手四张书证取于手中,右手拿起了狄知远所签下的纸笺!
  
  “这四张纸都是用同一个人的用左手的拇指所按捺的!”
  
  “而知远刚才捺指纹的时候,下意识却伸出了右手的拇指!”
  
  “嗯?!”
  
  杨清源的话让狄知远和宋惠父皆是一愣,随后从杨清源手中接过物证。
  
  在仔细验看之后,确实发现了,李守的四张纸笺,都是用左手捺下的指印!
  
  “二位,要知道人的下意识一般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李守之所以下意识得用左手,这是因为,左手才是李守的惯用手!”
  
  “大人说得虽然有道理,但是仅凭这一点,无法确定李守确实是一个左撇子!”
  
  杨清源一笑之后道,“当然不够,但是如果再加上丫丫呢?!”
  
  “丫丫也是左撇子?!”
  
  宋惠父追问道。
  
  “是的,我此去京城,偶尔想起,丫丫是用左手握筷的!一般地来说,惯用手会遗传自父母,丫丫也有左手,说明李守很有也是一个左撇子!”
  
  如今的大周没有正经的遗传学,但是父女之间有这等继承关系的说法是立得住脚的!而且被普罗大众广泛接受!
  
  “我在你们回来之前,特地对比了这几张文书和之前李守写给刘府千金刘雪的情诗!”
  
  杨清源又将一张情诗递给了两人,“二位仔细对比,可曾发现问题!”
  
  狄知远虽然是刑侦推理的高手,但是对于书法文化的研究却没有那么高!
  
  而宋惠父常年与尸骨、事故打交道!对于这类事情不会太过擅长!
  
  “二位请看,这情诗的字体虽然与李守自己院试时所写的字体极为相似!但是在运笔之法上却有不同的变化!”
  
  杨清源身为元化境高手,又是先天之躯,对于身体肌肉、真元的掌控甚至超越了一般洞玄境的武者,又曾经在蓝星上看过诸多名家字帖,于是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也堪称一代书法大家!
  
  他对于字迹的鉴定和判断,远在狄、宋两人之上!
  
  杨清源将其中一个守字,拿来对比给二人看,“同样是守字,但是在其折笔之时,运笔之法却完全不同!这不是模仿者不想学,而是因为这折笔时的圆润,是因为李守左手持笔的特有特点!”
  
  杨清源随后又列举了几个字,确实都如杨清源所说,这些字的字形结构相似,但是在运笔之上却有天壤之别!
  
  “所以,我可以断言,这首所谓的情诗!根本不是李守写的!虽然有刻意模仿了他的笔记,但是终究还是露出了破绽!”
  
  狄知远和宋惠父,在听到杨清源这个结论的时候,便能感觉到,这个案件即将有巨大进度!
  
  “会不会李守请别人代笔!?然后故意模仿此笔记!”
  
  狄知远虽然觉得杨清源的说法有很大的可能性,但还是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杨清源点了点头,“有这种可能!但是不大!”
  
  “你们看,这字体劲健有力之间又带着三分的运转自如,且行文之间少有枯笔,墨色饱满圆润,这不是一个人书法水平的表现,而是与他所用之笔有关!”
  
  杨清源取出情诗纸笺,与其余数张对比,“我之前没有仔细地观察,直到发现了这左右手的问题后,才重新审视了这情诗!这笔和纸都不是一般,这笔是湖笔之中的紫毫!名贵非常!”
  
  “紫毫笔是湖笔兼毫大类的一个旁支,它归属于兼毫,此毫色泽乌黑,富有弹性,锋嫩耐磨。与一般兼的毫笔只能开锋三分之一不同,这种紫毫笔,能全开其锋,具有吸墨量多,书写长,笔锋圆润的特点。”
  
  “你们再看,李守留在县学中的书稿!其中枯笔甚多,字形也不够圆润!这根本不是同一种笔写出来!”
  
  狄知远和宋惠父也都是文人,他们知道,一旦习惯了使用一种笔,那么书写习惯也会随着这种笔的特点变化。
  
  即便是临时换了一支笔,但书写习惯依旧会长时期的保留。
  
  紫毫湖笔,价值百金!且因为产量有限,有价无市!以李守的家境,是不可能用得起紫毫的!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