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世祖 > 第一章金边高棉

第一章金边高棉

第一章金边高棉 (第1/2页)

通史,自然不是纪传体,而是编年体。
  
  安南的起源上,则来自于鸿庞氏。
  
  鸿庞氏首位君主禄续,是中国神农氏的后代,获封为“泾阳王”,治理南方,号“赤鬼国”。
  
  然后就是纳入中国怀抱时期。
  
  总而言之,强调安南起源自中国,贬低历代脱北者,直言其叛乱,从而导致安南战乱不休。
  
  然后之后的吴朝、丁朝、李朝、黎朝等,都属于权利熏心之辈,虐民以养身,使得安南退化,蛮寮日益严重,即将去夏入夷。
  
  幸赖我大明绍武皇帝,明见万里,当今秦王殿下英武不凡,驱天兵降军阀,安民生而施德政,让整个安南享受富贵安康,功莫大焉。
  
  秦王看着后面夸赞自己的话语,一时间觉得有些赧然,这几乎是把朱静的功劳全部安在他身上。
  
  人家完全成了陪衬,属于辅助性质了。
  
  但他是政治家,对这一切已然适应,倒是没有多少反感。
  
  “印刷十万册,送往秦国各地官学,或者私塾。”
  
  朱存槺平静道:“另外,告诉各地的知县,知府,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出现在童试中。”
  
  “是!”几个宰相忙应下。
  
  借着编史的名头,秦王收缴了秦国多数的藏书,史书,这本通史可不是自娱自乐,而是一场对读书人的教化。
  
  没错,就是读书人。
  
  普通的人可不会在意统治他们的是谁,只有读书人拥有着些许的自尊心,所以别扭的在意此事。
  
  即使有科举,但仍旧有许多人隐居,或者不想为官,谋求安南的独立。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一两年来秦国叛乱迭起,三五百人的叛乱层出不穷,地方的巡防营压力极大。
  
  也是如此,秦国效仿宋朝,不断地进行招兵,将强壮的劳动力征入军中。
  
  其六百万人口,军队就达到了二十万,这是何等夸张的数字。
  
  而这本通史,就是对读书人的台阶,让其放下顾虑,拥抱秦王。
  
  首相刘观忽然递出一本书来:“殿下,这是朝廷新出的《绍武注音法》。”
  
  “如今我国看上去太平,但明人和秦人隔阂极重,尤其是某些明人视自己为人上人,拒绝与秦人联姻,居住在内城中而不外出。”
  
  “甚至,某些人家只购买从大明来的粮食,表面上来说是怕水土不服,实际上却是顽固不化,鄙夷秦人……”
  
  听得此话,秦王一时间也有些尴尬。
  
  因为从小就在北京长大,所以稻谷、面食他都吃,饺子包子什么的也是常态,自然是要进口小麦。
  
  平日里用的器具,也不自觉地用起明式,衣食住行,无所不是。
  
  虽然他没有什么鄙夷的意思,但这份隔阂确实存在,这是习惯问题。
  
  毛复瞅着秦王脸色微变,心中一动:“如此,两相隔阂,秦王很难彻底安生。”
  
  “殿下——”
  
  “我要怎么做?”
  
  秦王沉声道。
  
  “着秦丝,食秦米,用秦纸……”
  
  刘观轻声道。
  
  “嗯!”秦王深吸了口气,应允了下来。
  
  他这个秦王可真憋屈,吃喝都不任由,但天底下哪里有自由的?
  
  就算是他那英明神武的老爹,也不是怕青史留名,文人参谏,不得不将私生子养在宫外?
  
  这么一想,他倒是觉得还行。
  
  “罢了,我就依了此话。”
  
  秦王沉声道,不过他此时双眸却露出了怒火:
  
  “寡人从民,那民也要从寡人。”
  
  “朝廷不是出了一本《绍武注音法》?将其刊印全国,文武百官,儒生学童,都要学会官话。”
  
  “我大秦的官话,要与大明一般无二。”
  
  刘观和毛复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遵从了。
  
  至于群相阮成,已经眼观鼻,鼻观心,根本就不发言。
  
  因为四人之中,只有他是本土人,在议政堂中虽说不是摆设,但也强不到哪里去。
  
  八曹之中,他只领着工曹和刑曹,这些事上他根本就没发言权。
  
  不过,他余光撇了一眼略显沉默的刘观和毛复,心中一笑。
  
  因为官话是必然要普及的,用北京话倒是也不是不行。
  
  毕竟秦国那些读书人学四书五经,必然是要会学汉字,学会了字自然就会容易学音,更何况还有一本普及的官话书。
  
  见两人被自己的气势所震,秦王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表面上来看,普及官话会更得罪百姓,制造更多的隔阂,但反对最激烈的反而是那群从大明来的文臣们。
  
  为何?
  
  因为在皇帝不懂安南话的情况下,整个朝堂能够顺利运转,官话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他们的子嗣因为口语之故,能够更加迅速的掌握儒家经典,从而对科举造成垄断。
  
  朝鲜就是如此。
  
  中上层贵族通行汉字,汉话,甚至比普通的明人还要标准。
  
  所以贵族才在科举横扫那些中人和底层两班,占据官位。
  
  人为的设置门槛。
  
  对此,秦王心知肚明。
  
  因为他明白,只有拉拢这些文臣武将的才能控制整个秦国,普通的秦国百姓根本就无法依赖。
  
  但今天这区别对待,着实让他气到了。
  
  让他秦王作典范,受委屈。
  
  那大家都别好过。
  
  这也算是一种敲打。
  
  “驾驭文臣,果然不易。”
  
  秦王嘀咕着。
  
  眼瞅着秦国安稳,之前万众一心的场面也就渐渐消失了,争权夺利已然开始。
  
  这般想着,他对于议政堂的大组成颇有几分不满。
  
  三位宰相,刘观和毛复都是明人出身,王府旧臣,在朝政上强势的很。
  
  因为当年在西贡他准备效仿种姓制,被皇帝骂,所以到现在这些人还把他当做毛头小子。
  
  要知道,他已经二十岁了,抵达安南近四载,什么都懂也知道,岂能任由他人摆布?
  
  “得用人。”
  
  秦王面色平静,嘴边嘀咕着。
  
  议政堂三人太少,起码得五人。
  
  三汉两土,最为适宜。
  
  ……
  
  与此同时,在西贡,一支船队缓缓而来,大小十来艘船只乘风破浪,登临这座城市。
  
  船上下来了近千人,带甲之兵就有五百之数,一个个颇为雄壮。
  
  西贡知府热情相迎,脸上的笑容止不住。
  
  而下船的为首三人,则缓步而来,脸上带着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