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大明世祖 > 第七十章会馆

第七十章会馆

第七十章会馆 (第1/2页)

会馆,一开始只是同乡之间的聚集,互帮互助。
  
  但随着科举的盛行,渐渐成了半官方机构,负责接纳地方官上京落脚,士子入京暂住,乃至于商人之间的帮忙。
  
  打个比方来说就相当于后世的驻京办。
  
  有的地方因为财政压力,只能二合一,如之前的秦晋会馆,随着陕西人在朝廷上发威,两省会馆自然就分开了。
  
  但同样,本来是南直隶的江苏、南京、安徽三地,且依旧在共用一个会馆,体现其一家亲的概念。
  
  另外还有四川和重庆市的巴蜀会馆,广西和广东的两广会馆,甘肃和安西的西北会馆,湖南和湖北的湖广会馆,都诉说着他们的亲近关系。
  
  但凡能够主持会馆的,无一例外是地方上的士绅,在京城和本乡有着难以言语的人脉和威望。
  
  所以,面对馆首的邀约,哪怕人家是个举人身份,作为吏部侍郎,赵梦书也丝毫不敢怠慢,郑重其事的参加宴会。
  
  此时他面对这个原本端庄体面的馆首倒苦水,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毫无疑问,他的态度代表着整个山东会馆的态度,一旦表达不好,他在乡间的名声就臭了。
  
  “您说,我山东历经灾难,在崇祯年间,建奴屡次掠夺,可谓是人口大失,就连许多亲王郡王都亡身,即到绍武初年,我山东不过三百万人。”
  
  “而在万历年间,山东可是突破了近千万啊,在整个大明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如今历经二十载,才堪堪至七百万,如此多的劫数,以至于文风不盛,怎么能跟江苏那样,享受着几百年太平的鱼米之乡比?”
  
  赵梦书心中翻了个白眼。
  
  当时的山东还包括了辽东地区,民间真正的人口大概八、九百万,如今来看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跟以往没什么不同。
  
  他斟酌了一番,才谨慎道:“科举之事,这是陛下乾坤独断,烛照万里的结果啊!”
  
  “可,我山东一向都是北卷,如今与江南之人争锋,怎能敌得过?”
  
  馆首忙道:“依我之见,山东应当是中省,让那几个富省去争吧!”
  
  “您是我们山东在朝廷中的排面,可得为咱们乡梓着想啊!”
  
  这番话,着实难为人。
  
  赵梦书叹了口,可怜他一个吏部右侍郎,在朝廷之中又能有多少的话语权?
  
  在绍武初年,偌大的朝堂之上,陕人和楚人一手遮天,内阁和八部尚书,基本上都由他们把持。
  
  如今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迁都北京之后,让朝廷力量对比有所缓和,但同样不容乐观。
  
  山东人虽然实力不断恢复,出了许多的进士,但山东人至今还没有出过一任尚书,更别提进内阁了。
  
  这惹得一些人颇为抱怨。
  
  如今皇帝调整科举名额,在他看来是一件好事。
  
  山东人一直在欺负陕西河南河北这样的地方,矮个子里变高个。
  
  只有让山东人与江苏竞争,这样才能看得出什么是真正的优劣。
  
  往年出了那么多进士,扎进了富省堆,未来进士也就艰难了,这才能让许多脑袋不清醒的人有个自我认知。
  
  山东的体量太大,如今又没有了番王这样的包袱,还想轻易的在北卷中谋取好处,这把朝廷想的太简单了。
  
  当然了,这是他自己的考量。
  
  无论怎么说,这都是皇帝的安排,谁也不敢有异议。
  
  心思兜转,他继续道:“实话跟您说吧,在之前朝廷有人提出以人口的定名额,毕竟人多进士就多,人少进士就少。”
  
  “这个主意不错。”馆首忙赞叹道。
  
  山东有800万人口,在整个大明也是前五的名列,如此一来,获得的名额怕是比以往的还要多,这岂不是美事?
  
  赵梦书没好气道:“人丁数量谁能胜得过江苏?”
  
  “早在万历年间,江苏的丁口就超过了八百万,仅仅是苏州,就有近两百万人,如今户部统算,江苏怕是要有两千万人。”
  
  “如此,这四百人,江苏就要出四十之数……”
  
  “江西有近一千两百万,安徽近千万,浙江一千五百万,湖广、四川、福建等南方各省,能占据天下总人口的七成。”
  
  “也就是说,南方反而更进一步,比以往的六成还多?”
  
  馆首惊了。
  
  他转念一想,这人口应该不假。
  
  北方历经天灾人祸,加上大量的兵灾,即使朝廷免税三年,半税两年,但也耗费了二十年时间,才恢复到万历年间的模样。
  
  而南方太平多年,自然更进一步,在人口数量上呈现碾压态势。
  
  南北一下就失衡了。
  
  赵梦书最后总结道:“如今朝廷已经免了丁口税,既然收不上税,自然对人口并不在意。”
  
  “前朝因为钱粮而亡国,如今朝堂之上的重臣,谁不怕没钱?”
  
  “您说的是。”馆首叹了口气,吃魂落魄道:“我山东人苦啊!”
  
  了结了这件事后,赵梦书松了口气。
  
  刚才他一通安慰,自己心里面反倒起了波澜。
  
  朝廷八部尚书,四位阁老,这十二人中,竟然无一是山东人,可谓是凄惨。
  
  如果我能更进一步,怕是能成为山东人的旗帜,拥有着数不尽的好处……
  
  马车滚滚而动,车外的喧嚣完全被隔开,让他一个人陷入到了思考之中。
  
  而在山东会馆的不远处,几个路过的读书人,对人潮涌动的山东会馆。那是数不尽的羡慕。
  
  两只巨大的石狮子,巨大的石牌高大的台阶,大气的匾额,无不在诉说着山东会馆的豪奢。
  
  “我绥远,何时有如此风光?”
  
  几个读书人感慨万千。
  
  进士有名额,各省的举人自然同样有名额。
  
  例如,昔日的南直隶,拥有最多,135人,如今被分为三地,人数不减反增,安徽、江苏各自拥有八十人,南京应天府坐拥三十人。
  
  绥远作为边省,人口虽然只有一百来万,且蒙古人占据多数,但读书人确实不少。
  
  故而,绥远近年来不断争取,终于不再参加宁夏的乡试,拥有自己的名额:三十人。
  
  近些年来羊毛贸易盛行,许多蒙古贵族发了财,自然而然就请名师指导学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