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女主拿了反派剧本 > 第467章 宫斗不如造反(四)

第467章 宫斗不如造反(四)

第467章 宫斗不如造反(四) (第2/2页)

不是第一次做爹,也不是第一次有儿子,先帝却异常兴奋。
  
  因为谢贵妃所出的皇子,意义不一样啊,这是他建立大雍朝之后,生下的第一个皇子。
  
  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后继有人”!
  
  先帝简直要把大皇子宠上了天,连带着谢贵妃,也成了后宫第一人。
  
  看他重视大皇子的模样,俨然一副把这孩子当成继承人培养的架势。
  
  何氏:……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当初她与先帝可是有盟约的。
  
  大雍朝的江山,只能由他们两人的亲生骨肉继承。
  
  不过,何氏并没有吵嚷出来。
  
  因为她膝下并没有儿子,这个时候争抢,反倒容易落入下乘。
  
  于是,何氏便想方设法的调养身体,终于在大皇子四岁的时候,成功怀孕。
  
  只是在孕期,何氏分外艰难。
  
  她不但要抵挡谢贵妃的种种手段,还要防着先帝。
  
  是的,你没有看错,先帝似乎打从心底不想看到何氏生出儿子。
  
  不知道他是真的爱谢贵妃,为了他们母子,不惜暗中伤害自己的原配、嫡子。
  
  也不知道他是早有算计,容不得继承皇位的儿子体内流淌着何家人的血!
  
  何氏从怀孕到生产,堪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个劫难都是致人死地的大难。
  
  幸而何氏足够聪慧,朝堂上也有何氏派系的勋贵、文臣支持,她手里还有一支神秘的暗卫。
  
  这才让她有惊无险的生下了皇子。
  
  但,有了儿子,也不是万事大吉。
  
  先帝根本就不待见这个嫡子,动辄训斥他软弱、无能。
  
  谢贵妃以及诸多嫔妃对于何氏母子的陷害,哪怕让何氏拿到了证据,先帝也是随便杀个替罪羊,将事情糊弄过去。
  
  待到大皇子十四岁,开始议亲的时候,先帝更是摆出了挑选太子妃的架势,给大皇子选定了好几个娘家给力的妻妾。
  
  此时,大雍朝建立已经十多年,先帝早已彻底掌控了一切。
  
  而那些何家派系出身的勋贵、朝臣,也都慢慢向先帝靠拢。
  
  某些先帝的心腹,或是一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则开始在朝堂上吵嚷立嗣大事。
  
  他们所要推崇的太子人选,自然是大皇子赵垚。
  
  当然,还是有些推崇礼法、重视规矩的朝臣,提议应当册立元后嫡子为太子。
  
  但,不管是站大皇子的人,还是尊崇礼法的人,都有志一同的“忘了”当年何、赵两家的盟约。
  
  何氏暗自愤怒、不甘,不过她不是个只知道积攒负面情绪的人。
  
  她为了自己和儿子,为了何家的公道,选择了暗中出击。
  
  就在先帝亲自下场帮谢贵妃“宫斗”,准备把何氏这个皇后拉下马的时候,向来健壮的先帝居然因为一场风寒而病倒了。
  
  一病不起,短短几天就病入膏肓。
  
  何氏是皇后,手中还有暗卫,不管是名分大义,还是武力权势,她都盖过了谢贵妃。
  
  后宫嚣张了十几年的谢贵妃,说到底,也只是个依仗先帝恩宠的宠妃。
  
  一旦先帝倒下了,她也就没了张牙舞爪的资本。
  
  何氏以雷霆之势掌控了后宫,并控制着重病的先帝写下诏书,立二皇子赵圭为太子。
  
  先帝不甘心,临终前,撑着一口气,给赵圭指定了三位顾命大臣。
  
  先帝怕啊,他真怕何氏会把偌大的江山从赵氏改名为何氏!
  
  但他低估了何氏这个女人的狠心程度,也高估了谢贵妃母子面对危机的能力。
  
  就这样,先帝含恨而死,年仅十岁的太子赵圭登基,何氏被尊为太后。
  
  新君还年幼,尚不能亲理朝政,便有何太后与三位顾命大臣一起辅佐。
  
  何太后靠着自己的坚韧与谋划,终于成为后宫的赢家。
  
  依着她的强势,以及对谢氏母子的恨,何太后没有立刻杀掉谢贵妃与大皇子都算仁厚。
  
  不是何太后圣母,而是她恩怨分明。
  
  她知道,她最该恨的人是先帝,而她也已经报了仇。
  
  至于谢氏与大皇子,不过是先帝推出来的一把刀。
  
  何太后不愿多造杀孽,便准备留这对母子一条命,她想打发谢氏去给先帝守灵,给大皇子随便封个王爵,圈养在京城。
  
  二三十年过后,大皇子也就从曾经的受宠皇子沦落为落魄宗室。
  
  如此,何太后与继位的永承帝也能得个好名声。
  
  然而,何太后却忽略了一个人——亲儿子永承帝赵圭!
  
  何太后不愿杀掉谢氏母子,不是不恨,而是不愿为失败者污了自己的名声。
  
  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儿子,居然把“仇人”当成了亲兄弟。
  
  何太后始终想不明白,她与永承帝跟谢氏母子本来就是天敌。
  
  不是自己娘儿俩死,就是谢氏母子成为刀俎。
  
  双方根本不可能和解,更不可能成为一家人。
  
  偏偏就是自己的亲儿子,觉得她这个掌权太后太过跋扈、太过冷酷,居然苛待先帝的宠妃,圈禁先帝亲子。
  
  何太后视大皇子为眼中钉,永承帝却把赵垚当成唯一的亲兄弟。
  
  他甚至违逆何太后的旨意,册封赵垚为梁王,直接把距离京城很近的梁州作为赵垚的封地。
  
  谢贵太妃在皇陵苦熬了三年,得了重病,永承帝便以养病为由,擅自把她重新接回了京城,还让她住在梁王府,当个有儿孙孝顺的老祖宗。
  
  何太后险些被自己的亲儿子气得吐血。
  
  但她还是都忍了下来。
  
  儿子没有亲政,没有大婚,膝下也没有继承人。
  
  他的皇位并不稳固。
  
  为了儿子,何太后忍着恶心,默许了永承帝的种种“忤逆”。
  
  经过这几件事,胡氏算是彻底知道了何太后的软肋是什么——儿子与江山。
  
  而现在,为永承帝求娶世家贵女,既是为了能够让永承帝尽快亲政,也是为了稳固江山。
  
  何太后是真的心疼儿子,所以知道怎样才是真的对儿子好。
  
  她根本不可能任由儿子在婚事这件大事上胡闹啊。
  
  可——
  
  看到永承帝总是摇头,胡氏心底忽然生出不好的预感。
  
  胡氏担心,她的女儿郑念儿却暗自欢喜,甚至冲动的跑出来,兴奋的对永承帝说道,“二郎,是不是那个老妖婆不再逼你娶那些名门贵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