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

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

第三百三十二章 惊人的矿产量 (第2/2页)

邯郸即便是在后世,也是一个铁矿石和钢铁产出的重要基地,这里的铁矿石非常之多,很多都是露天的,但是,洺州采矿集团,已经不仅仅是采露天矿那么简单了,因为这些露天矿中成色比较好的,早就被别人开采了,埋在地下的铁矿石,纯度和成色才会更加好,出铁量能达到五六成。
  
  才刚刚来到矿洞口,李世民就看到一个粗铁管在不断的往外喷着水,在铁管的后面,有一个不断轰鸣的发动机,而且这些水,还冒着滚滚热气,因为地下水的温度高,而地面上,此时已经接近零度了。
  
  “这个,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抽水机?”李世民一指轰鸣中的抽水机道。
  
  于钢笑了笑道,“是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抽水机,我们采矿场,才能采到地下几十丈深的好矿,向这样的抽水机,矿洞里每隔四五丈就会有一个,这些水,其实是在地下三十多丈,被抽水机不断地往上抽到上一个蓄水池,最终到达地面的。
  
  “你说,这矿洞,已经挖了三十多丈深?”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道。
  
  于钢再度笑了笑答道,“是的,以后可能会更深,只要下面有好矿。”
  
  “你能否带我下矿洞看看?”李世民好奇的道。
  
  朝廷的采矿场,可没有像洺州的采矿场这般,下到那么深,是什么技术能够让他们挖和么深,李世民很好奇。
  
  于钢点了点头道,“可以,不过,矿洞下面有些危险,大家必须要带上安帽。”
  
  他招了招手,立即就有几个随从,递了几个内部有减震装置的铁盔过来,李世民本想将李泰等小家伙放在上面,自己下去看的,但是几个小家伙吵闹着要看稀奇,于是,于钢又让人给李世民拿了几把安伞过来。
  
  有这样的伞撑着,不仅可以遮挡上面滴下来的水滴,还能一定程度防止一些碎石屑掉下来砸到人身体。
  
  很快,李世民就看到了那个巨大矿洞的内部情况,通道顶上面厚实的模板连成整体,每隔两三步,就会有一根腰粗的大木将木板顶着,两侧有两条斜斜的铁轨道,轨道上面有很多装有铁轮子的车子,一边里面是装满了铁矿石的车,在钢绳的拖拽下缓缓往上,一边是空车,在钢绳的释放下,缓缓往下溜。
  
  这些车子的上下是由矿洞外那个巨大的绞盘架,通过滑轮蒸汽机动力绞盘慢慢拉上来,或者放下去的,值得一说的是,控制这个绞盘架的,只有一个人,也就是说,有了这个机器和这个绞盘架的设计,所有从矿洞底部运矿上来的工作,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扳动机闸就能完成了。
  
  “这些装矿的车子,就是你刚才说的装有滚珠轴承的车子吧!”李世民指了指其中哪些不断缓缓向上的矿石车道。
  
  冯智戴点头道,“没错,不仅仅是滚珠轴承,它还有铁轨滑轮,殿下你可别看这些车子一个接一个的很多,而且是向上拉,很重,其实则不然,在这种铁轨上,用设计有很多滑轮组的钢绳将其往上拉,其实并不费多大的力,一个蒸汽动力绞盘车,一次可以拉三十车,差不多一万五千斤矿石上去,比原先靠人力向上背,快了十倍以上,我第一次过来视察的时候,也是被惊着了。”
  
  “也就是说,你们这个采矿场,比朝廷的采矿场的采矿速度,快十倍以上?”李世民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于钢道。
  
  “这个,应该不止,在其它方面,我们也加快了速度,就现在的采矿速度而言,比我们当初部靠人力挖,人力背,应该快了二十倍以上。
  
  不过,这还是没有达到我家公子的要求,未来一两年时间内,公子会再度给采矿的设备进行设计,到时候也会再度扩大采矿的规模,比现在的开采速度还要快五倍,产量要大十倍,这是咱们矿产集团三年之内要完成的目标。”
  
  “还要加快五倍的速度?扩大十倍的产量,那么,你们目前一天开采多少矿?”李世民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道。
  
  “现在每天的采矿量大概在三千吨左右,年底前七号矿洞,和八号矿洞开始运作了之后,日采矿量可能达到五千吨以上。”于钢答道。
  
  闻言,李世民就不是不可思议那么简单了,而是整个被震惊的不敢想象了。
  
  他脑海里飞快的在换算着重量单位,因为他知道,洺州的一吨是两千斤,一天三千吨,就是六千万斤,如果按照朝廷的矿工背矿来算,一个人一趟背一百斤,一天二十趟,差不多两千斤,一吨的样子,光是把这些矿从矿洞背到地面上去,就得三千人。
  
  事实上,一个人是很难背着一百斤,在一天时间内,爬二十次超过三十层的高楼的。
  
  然而,采矿,可不仅仅只有把矿石从矿洞背出去这一道工序,将坚硬的矿石,打碎,才是最费人工和力气的,弄上去之后处理矿,也需要费很多的人力,想要达到每日三千吨的开采量的话,朝廷至少需要三万人以上的青壮劳动力。
  
  而且,这还只是在理论上的,实际上,需要的人可能会更多,因为还有很多需要架设采矿基础的人,排水的人,等等等等。
  
  之所以洺州矿产集团投入了两万多人在这里,每天只是采三千吨矿石,那是因为他们有一大部分的人,在做采矿之外的事情,比如开新矿基地,培训采矿工人,保证后勤,建设采矿集团的办公楼,工人的民居等等,真正投入在采挖运上面的人,还不到五千人。
  
  于钢说,的整体产量比以前靠人力快二十倍,是一点也不虚的,李世民要是想做矿产集团做的这么多事情,达到这样的产量,没有十几二十万人是难以做到的。
  
  然而,每天三千吨矿石,能冶炼出多少铁?一千多吨?一年多少,三十多万吨?关键是,于秋还要扩大十倍的产量,也就是说,他想要达到一年三百多万吨的产量?这怎么可能?
  
  朝廷四十多处正在开采的矿产,有几千户专业采矿户,一年才弄几千吨铁出来呢!
  
  当然,他不知道是,后世我国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九亿多吨,即便几年以后,洺州的钢铁产量真的达到了一年三百多万吨的产量,和后世一比,也只能算是零头的零头,差着几百倍,能赶上后世的一个二三线城市就不错了,都未必支持的了于秋造轮船,铁路,建设高楼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