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初唐大农枭 > 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

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

第三百一十五章 穿衣革命 (第2/2页)

目前市场上,繁花图案紫熟绫算是所有布料中最贵的,紫色是很难染的好看的,而在布料上染上紫色的同时,还染上漂亮的繁花,那就是染布界的一种黑科技了,这样的布料市场上的零售价直接达到了十几贯,而洺州给每匹定的批发价是十贯,不过它的实际成本,其实还不到两贯。
  
  因为,这些丝绸,都是两个多月前洺州银行以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从市面上收购兑换来的普通丝绸,经过纺织作坊的深加工和先进的印染技术印染了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种精美舒适的布料。
  
  于秋直接提了笔,在繁花紫熟绫的目录后面加了一句限量销售五十万匹,价格提升两成。
  
  如果说原先大唐产出的丝绸在西域可以卖到同等黄金重量的价格的话,那么,这些印有繁花的紫色熟绫,则至少可以卖到三倍黄金重量以上的价格,它的目标客户,是西域的皇室,王室,顶尖贵族阶层,于秋估摸着,五十万匹,就应该能让所有这个群体的人,有几套这样的衣服了,即不显得多,也不显得少。
  
  再之后,还有普通贵族穿的彩色熟绫,于秋定价是八贯一匹,这种布料的生产成本价,比印了繁花的紫熟绫还略低,于秋同样设定了一百万匹的限量。
  
  最后,就是一些富贵殷实的小商贾富户喜欢穿的普通丝绸布了,同样有各种颜色,售价是三到五贯一匹不等,根据颜色和花纹,刺绣的繁复程度来具体定价,限售量为两百万匹。
  
  至于以往数量最多的白绢和生绢,洺州直接不出售,因为价格太低了,没有利润空间,此前长安那边的各个世家子们以一贯钱一匹的价格硬是买给了这些西域胡商不少,反而被这些胡商们平价拿到洺州银行兑换成铜钱和不记名存票。
  
  可见,西域的印染技术,与洺州相差甚远,胡商们更加有信心,将洺州印染出来的丝绸拿回去卖出更高的价格。
  
  这三百五十万匹丝绸的总量,差不多就能满足拜占庭,波斯,两个人口基数比李唐大两倍多的帝国的市场了。
  
  而除了推出三个层次的丝织布料之外,洺州还有毛纺布料,皮革料和各种组合料成衣,毕竟,丝绸布料主打的是清凉衣衫,而毛纺,皮草,则是主打保暖。
  
  经过脱脂技术处理过的羊毛,又加入了棉花纤维纺或者麻料织成的布料,非常舒适保暖,尤其是进入了冬季之后,贴身的秋衣秋裤一经上市,瞬间就得到了大家的追捧。
  
  过往的时候,只有丝麻两种料子可穿的人们,可没有感受过这么适合在秋冬时节贴身穿的布料,那些送孩子们来洺州读书或者陪读的长安权贵家属,以两贯钱一匹的价格买起这些衣料来,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甚至,一度在卖秋衣的店铺里形成了抢购潮。
  
  要知道,现在普通丝绸的价格也不过是一贯钱一匹而已,可见,在中原人的认知里,保暖比清凉要重要的多。
  
  这种抢购潮同样吸引了西域胡人的目光,尤其是葱岭以西的大食人和天竺人,他们生活的地方海拔比较高,天气比较寒冷,对于保暖衣物的需求很大。
  
  于秋直接在这种被命名为洺州布的商品后面标注了保障本土市场供应充足,其余不限量对外销售,卖完为止的字样。
  
  因为这种布料的生产成本太低了,羊毛,三十文一斤,棉花,自种的,目前不好定价,但是根据不错的产量,于秋觉得,买二十文一斤都贵了。
  
  而一匹布的重量,还不到两斤,也就是说,它的实际价值,在五十文以内,加上纺织的人工成本和印染成本,顶了天也不会超过两百文。
  
  因为,洺州现在逐步的会推出蒸汽动力纺织机,能够大量快速出产这样的布料,哪怕是给所有从事纺织行业的女工们开比较高工资,这种布料以两贯钱的价格出售,也有八倍以上的利润。
  
  当然,保暖类的,还不只是这种棉毛料,还有棉麻料,毛麻混合料等,根据比例不同,都各有所长,要么更加挡风,要么更加透气,要么更加有形状,有质感,或者坚韧度耐磨度较高。
  
  总之,比以往市面上的布料,好了一个大层次,但是价格,只是比以往的麻布料贵了一倍左右。
  
  洺州有十几万女工从事纺织业,每天生产出来的布料,是个天文数字,西域胡商是不可能带走十几万人近一年时间产出的布料的,于秋想要解决中原百姓穿衣的问题,在秋收了以后,就开始让人用这些布料,在百姓手中换各种粮食,通常,一家有几匹棉麻料和皮毛料,冬天就不至于冻死人了,而这种大批量的兑换,也避免了秋收的时候市面上粮食太多,一些商贾趁机压价收购,算是帮小老百姓们托住了粮食价格,避免了他们的损失。
  
  而经过这场穿衣革命之后,以布料作为货币的时代,也逐渐将会成为过去式,因为洺州掌握了大量生产布料的能力,当大家的布料货币没有洺州的布料货币好,还比他贵的时候,就没有人还会愿意收你的布料当货币了。
  
  当然,通过洺州的这一大轮布料和粮食的兑换,洺州钱也大面积的在国范围内流通,因为它不仅精美,还保值升值,今年的物价一路走低,那些家中囤积了大量物资的大户人家受损最多,于秋想办法让一些小老百姓持币,也是为了让他们享受到物价下跌的实惠。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嫁给山野糙汉后,全家都被我养成大佬 我家公主又被惦记了 十八线锦鲤逆袭攻略 全民修仙,我能看见弟子天赋 无敌神帝系统 莽撞 救世主聊天群 全民领主:开局超级农民 我本善良之崛起 他欲为帝